文化 · 540篇
-
娱乐是躲避黑暗,艺术则不然
而说到“黑暗的”音乐,娱乐和艺术最根本的不同就在这里:娱乐是躲避黑暗的,艺术则是正面地面对黑暗。虽然我们大家都不愿意去体会这些事情。但是,一个人的人生,其实到最后都是这个样子。你必须要理解,你必须要知道,这个黑暗是永远存在的。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,这是很简单的事情。娱乐,它永远是躲避状态,永远只跟你讲开心的事情。艺术,是全盘告诉你的,把真相告诉你。你知道真相的时候,那种感觉,和你只是被麻醉地接受光明时的感觉,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-
徐冰:关于现代艺术及教育的一封信
我有时想,我有房子住,有工作室用,有饭吃,是用什么换来的呢?美术馆、收藏家愿意用高价买我的作品,他们买走的是什么呢?作品本身只是一堆材料,值那么多钱吗?是由于精工细作的技术吗?比我在制作上讲究的艺术家很多。其实,艺术最有价值的部分,源于那些有才能的艺术家对其所处时代的敏感,对当下文化及环境高出常人的认识,而且,对旧有的艺术从方法论上进行改造,并用『艺术的方式』提示出来。
-
王澍:拯救乡村
我有几个体会:尽管理想的乡村建设,包括学术界都讨论,最好的办法就是自下而上的,当地人自发的力量为主,才可能有持久生命力。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,也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状态。现在的乡村实际是受各种力量的推动,他们的欲望早就超出了村界,瞄准远方的大城市,他们在模仿城市。所以你指望自发的力量,基本上没可能了。
-
中江丑吉:祖国的陌生人
作为一个个人主义者,中江并未加入任何反战组织,抵抗日本的帝国主义行径,而是选择了一种与自身的价值理念相契合的生活方式,对抗“时宜”。譬如,拒绝遵守日本陆军在北京强制实行的日本时间,继续按中国时间对表;无论对谁讲话,都直称日本“侵略”,而绝不使用诸如“事变”、“非常事态”、“圣战”、“大东亚共荣圈”等空洞、暧昧、意识形态化的表达。
-
蔡志忠:努力是没有用的
我觉得努力是没有用的,小学三年级我就知道不能跟老师学,跟老师学没有活路。就像前天我告诉两个美院的学生,我说你怎么可以跟永远卖不了画的老师学如何去画画呢,办不到嘛。
-
满洲里—新巴尔虎右旗
我告诉海清,古罗马人卢奇安写的一个故事里,海神抱怨他的身体动荡不定,他从来搞不清楚自己哪是头,哪是屁股。因此波塞冬说这些话时,也可能是他的屁股在说话。也许大家都是屁股,但时代中某一阶段的力量使屁股们产生了自己是头的幻觉。
-
曼哈顿
每个人都希望离开自我或者抓住自我,以便带着自我与它一道垂直向上。绝大多数人永远看不到他们的希望实现。但是如同他们的祖先无法回到他们离开的土地,他们发现自己不再拥有召回自己意志的权力。在曼哈顿生活的人们,每日心甘情愿地被自己的希望出卖。于是他们学会了无懈可击的机智、愤世嫉俗,以及所谓的现实主义。
-
白鸟
艺术是自然之镜的观念只在怀疑论时期具有吸引力。艺术不是模仿自然,艺术模仿创造,有时候艺术举荐另一个世界,有时候只是放大、证实、宣传自然所提供的简单希望。艺术有条理地回应自然允许我们所偶尔瞥见的。艺术旨在将这个潜在的认知转换成永恒的认知。艺术宣称人类怀着收到更确切回答的希望……艺术的先验方面始终是祈祷形式的。
-
高冈仓松照天心
冈仓天心,多么有诗意的名字,也许由这个名字,一般日本人如今已联想不到东京艺术大学,联想不到年年办院展的日本美术院,但是会想起一本读过的书:《茶之书》,这是使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书,也能让日本人以及东方人认识自己的文化。
-
江献珠:一生寻真味
江獻珠很惆悵,這「太史豆腐」到底是甚麼?身邊一本翻得爛熟的《入廚三十年》,作者陳榮說是豆腐混合了魚茸、蝦茸、蛋白,拌勻後蒸熟成一盤糕,切片上粉後炸脆。可是照樣做了出來,被「特級校對」陳夢因鐵青着臉罵。
-
意向巴黎
这个奇怪的问题,慢慢飘进我的心里,因为再也没有什么比巴黎的中心更像一个无休无止的住宅内部。建筑成了家具,庭院成了地毯和挂毯,街道就像走廊,林荫大道则像温室。这是一座住宅,至今已有一个世纪或两个世纪的历史,金碧辉煌、富有资产阶级情调、卓越不凡。若要走出这座房子,或者甩上身后的大门,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巴黎中心。
-
玩具在失乐园
《最美妙的旅行》是一个绝响,只发生在十年前那一个时空。很多人都奇怪,这么优秀的乐队,为什么会没有后续:十年间,它不仅没有第二张,连第一张的原有风格都不再延续。有一种意见认为,这是因为该乐队“太过于完美主义的态度”。不,不是因为什么完美,不可能有后续。这样的歌,还能有什么后续?
娱乐是躲避黑暗,艺术则不然
而说到“黑暗的”音乐,娱乐和艺术最根本的不同就在这里:娱乐是躲避黑暗的,艺术则是正面地面对黑暗。虽然我们大家都不愿意去体会这些事情。但是,一个人的人生,其实到最后都是这个样子。你必须要理解,你必须要知道,这个黑暗是永远存在的。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,这是很简单的事情。娱乐,它永远是躲避状态,永远只跟你讲开心的事情。艺术,是全盘告诉你的,把真相告诉你。你知道真相的时候,那种感觉,和你只是被麻醉地接受光明时的感觉,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徐冰:关于现代艺术及教育的一封信
我有时想,我有房子住,有工作室用,有饭吃,是用什么换来的呢?美术馆、收藏家愿意用高价买我的作品,他们买走的是什么呢?作品本身只是一堆材料,值那么多钱吗?是由于精工细作的技术吗?比我在制作上讲究的艺术家很多。其实,艺术最有价值的部分,源于那些有才能的艺术家对其所处时代的敏感,对当下文化及环境高出常人的认识,而且,对旧有的艺术从方法论上进行改造,并用『艺术的方式』提示出来。
王澍:拯救乡村
我有几个体会:尽管理想的乡村建设,包括学术界都讨论,最好的办法就是自下而上的,当地人自发的力量为主,才可能有持久生命力。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,也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状态。现在的乡村实际是受各种力量的推动,他们的欲望早就超出了村界,瞄准远方的大城市,他们在模仿城市。所以你指望自发的力量,基本上没可能了。
中江丑吉:祖国的陌生人
作为一个个人主义者,中江并未加入任何反战组织,抵抗日本的帝国主义行径,而是选择了一种与自身的价值理念相契合的生活方式,对抗“时宜”。譬如,拒绝遵守日本陆军在北京强制实行的日本时间,继续按中国时间对表;无论对谁讲话,都直称日本“侵略”,而绝不使用诸如“事变”、“非常事态”、“圣战”、“大东亚共荣圈”等空洞、暧昧、意识形态化的表达。
蔡志忠:努力是没有用的
我觉得努力是没有用的,小学三年级我就知道不能跟老师学,跟老师学没有活路。就像前天我告诉两个美院的学生,我说你怎么可以跟永远卖不了画的老师学如何去画画呢,办不到嘛。
满洲里—新巴尔虎右旗
我告诉海清,古罗马人卢奇安写的一个故事里,海神抱怨他的身体动荡不定,他从来搞不清楚自己哪是头,哪是屁股。因此波塞冬说这些话时,也可能是他的屁股在说话。也许大家都是屁股,但时代中某一阶段的力量使屁股们产生了自己是头的幻觉。
曼哈顿
每个人都希望离开自我或者抓住自我,以便带着自我与它一道垂直向上。绝大多数人永远看不到他们的希望实现。但是如同他们的祖先无法回到他们离开的土地,他们发现自己不再拥有召回自己意志的权力。在曼哈顿生活的人们,每日心甘情愿地被自己的希望出卖。于是他们学会了无懈可击的机智、愤世嫉俗,以及所谓的现实主义。
白鸟
艺术是自然之镜的观念只在怀疑论时期具有吸引力。艺术不是模仿自然,艺术模仿创造,有时候艺术举荐另一个世界,有时候只是放大、证实、宣传自然所提供的简单希望。艺术有条理地回应自然允许我们所偶尔瞥见的。艺术旨在将这个潜在的认知转换成永恒的认知。艺术宣称人类怀着收到更确切回答的希望……艺术的先验方面始终是祈祷形式的。
高冈仓松照天心
冈仓天心,多么有诗意的名字,也许由这个名字,一般日本人如今已联想不到东京艺术大学,联想不到年年办院展的日本美术院,但是会想起一本读过的书:《茶之书》,这是使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书,也能让日本人以及东方人认识自己的文化。
江献珠:一生寻真味
江獻珠很惆悵,這「太史豆腐」到底是甚麼?身邊一本翻得爛熟的《入廚三十年》,作者陳榮說是豆腐混合了魚茸、蝦茸、蛋白,拌勻後蒸熟成一盤糕,切片上粉後炸脆。可是照樣做了出來,被「特級校對」陳夢因鐵青着臉罵。
意向巴黎
这个奇怪的问题,慢慢飘进我的心里,因为再也没有什么比巴黎的中心更像一个无休无止的住宅内部。建筑成了家具,庭院成了地毯和挂毯,街道就像走廊,林荫大道则像温室。这是一座住宅,至今已有一个世纪或两个世纪的历史,金碧辉煌、富有资产阶级情调、卓越不凡。若要走出这座房子,或者甩上身后的大门,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巴黎中心。
玩具在失乐园
《最美妙的旅行》是一个绝响,只发生在十年前那一个时空。很多人都奇怪,这么优秀的乐队,为什么会没有后续:十年间,它不仅没有第二张,连第一张的原有风格都不再延续。有一种意见认为,这是因为该乐队“太过于完美主义的态度”。不,不是因为什么完美,不可能有后续。这样的歌,还能有什么后续?